福建自考大专自己要怎么报名

fuzhou
2021-06-29 浏览1125次
(自考)报名咨询中心
  • 197788日在《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》中,邓小平指出:“教育要两条腿走路,大专院校是一条腿,各种半工半读是一条腿。”这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提供了重大的理论指导。

   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,社会需要大批专门人才,对学习愿望十分强烈,已有高等教育形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。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,教育部着手组织研究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。19805月中央书记处在讨论教育工作时指出,为了促使青年人自学上进,应该拟定一个办法,规定凡是自学有成绩,经过考试合格者,要发给证书,照样使用。

    198010月北京市-作出“关于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核制度的决定”。

    1981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报告和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》,批准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,主要有专科、本科等学历层次,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一致。


  • 2021年自考专升本报名流程

    1、明确报考省份

    2、明确报考省份后,登录该省份的自考报名网站,其网站一般以某省教育考试院为名,考生登录后,可进入自考栏目,查看自己信息。

    3、选好自考专业

    考生较好在报名提前确定好自己要自考的的专业,并了解该专业的考试科目。

    4、考生先在网上注册报名

    5、网上注册报名后,自考本科报名流程下一个便是到现场确认报名信息,领取准考证,其领取准考证的一般名为某某区县自考办。(新生需要现场确认,老考生不用)

    6、在确定好报考信息无误后,便可在1月、4月或10月在网上报考考试科目和缴纳报考费。

    7、科目报考结束后,考生需在报考省份的教育考试院首页的“自学考试”查看考试大纲及考点。

    8、待全部了解清楚后,有需求的考生可在网上或想自考老生或老师那里,购买自考教材、试卷和教材配套辅导等资料。

    9、努力备考,做试卷,调整好心态,准备迎接考试

    10、在考试前一星期下载,准考证,并多打印几份以防丢失,根据准考证上的考试地点查询交通路线,较好提前到考场,找到考试的具体位置。

    11、参加考试,认真做题

    12、考试结束,走出考场

    13、考试结束一个月左右,便可在报考省份的教育考试院首页上查询成绩。

    14、迎接下一次考试,再次考试科目。

    15、考完并全部通过所有科目后,便可申请毕业,继续自考本科报名流程的下一个阶段。

    16、写毕业论文,考生需根据主考院校的要求和规定。

    17、毕业论文答辩,自考毕业生的一般要去主考院校的答辩。

    18、查询毕业论文答辩成绩,考生需等待一个月左右。

    19、到自考办申请自考毕业,等待一个月左右便可领取自考毕业证通知。

    申请自考毕业的机会,一年有两次,一般在6月份左右或12月份左右。为此考生领取毕业证也有两次,一般在7月份左右和3月份左右。

    20、如你的毕业论文在良好以上,便可申请学士学位证书。一年有两次申请的机会,一般在4月左右和10月左右,考生需在毕业一年之内申请,否则会被视为自动放弃。

    21、领学士学位证书,自考本科圆满结束,恭喜毕业。领取学士学位证书的机会一年两次,一般在5月左右和11月左右,其具体时间根据主考院校来决定。


  • 自考

    较好条 为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,完善高等教育体系,根据宪法第十九条“鼓励自学成才”的规定,制定本条例。

   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,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,是个人自学、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。

 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,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,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后继续教育,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,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、科学文化素质,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。

   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不受性别、年龄、民族、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,均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。

    第四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,应以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根本方向,讲求社会效益,保证人才质量。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,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和开考条件的实际可能,设置考试专业。

    第五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科(基础科)、本科等学历层次,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应相一致。

  • 目前主要办学地址:1、办学地址: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文科楼2、办学地址:福州市仓山区乐群路6号福建华南女子职业2号楼一层
本页面由主体*机构用户*自行上传,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)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,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qq:16720809。
温馨提示: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! 热线电话:15880018730(微信同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