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安本地可以报名自考吗?

fuzhou
2022-06-26 浏览312次
自学考试
MORE>>
 
高等教育自学考试

高等教育自学考试(Self-taught higher education examinations),简称自学考试、自考,部分地区分小自考、大自考,实际国家并无大自考、小自考之分。

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,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,考生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,一是在高等院校举办的助学点学习或进入本校进行全日制学习(学生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应用型考生),二是在社会举办的助学单位学习或自学(用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称为社会型考生)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社会型考生占76%,应用型考生占24%。

了解更多
福建自学考试
1981年,我国开始试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(以下简称“自学考试”)。1988年,国务院颁布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》,以行政法规形式确定自学考试是“个人自学、社会助学、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”。1988年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》规定:“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”,以法律形式确定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。

福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

自考专升本报名流程

1、明确报考省份

2、明确报考省份后,登录该省份的自考报名网站,其网站一般以某省教育考试院为名,考生登录后,可进入自考栏目,查看自己信息。

3、选好自考专业

考生较好在报名提前确定好自己要自考的的专业,并了解该专业的考试科目。

4、考生先在网上注册报名

5、网上注册报名后,自考本科报名流程下一个便是到现场确认报名信息,领取准考证,其领取准考证的一般名为某某区县自考办。(新生需要现场确认,老考生不用)

6、在确定好报考信息无误后,便可在1月、4月或10月在网上报考考试科目和缴纳报考费。

7、科目报考结束后,考生需在报考省份的教育考试院首页的“自学考试”查看考试大纲及考点。

8、待全部了解清楚后,有需求的考生可在网上或想自考老生或老师那里,购买自考教材、试卷和教材配套辅导等资料。

9、努力备考,做试卷,调整好心态,准备迎接考试

10、在考试前一星期下载,准考证,并多打印几份以防丢失,根据准考证上的考试地点查询交通路线,较好提前到考场,找到考试的具体位置。

11、参加考试,认真做题

12、考试结束,走出考场

13、考试结束一个月左右,便可在报考省份的教育考试院首页上查询成绩。

14、迎接下一次考试,再次考试科目。

15、考完并全部通过所有科目后,便可申请毕业,继续自考本科报名流程的下一个阶段。

16、写毕业论文,考生需根据主考院校的要求和规定。

17、毕业论文答辩,自考毕业生的一般要去主考院校的答辩。

18、查询毕业论文答辩成绩,考生需等待一个月左右。

19、到自考办申请自考毕业,等待一个月左右便可领取自考毕业证通知。

申请自考毕业的机会,一年有两次,一般在6月份左右或12月份左右。为此考生领取毕业证也有两次,一般在7月份左右和3月份左右。

20、如你的毕业论文在良好以上,便可申请学士学位证书。一年有两次申请的机会,一般在4月左右和10月左右,考生需在毕业一年之内申请,否则会被视为自动放弃。

21、领学士学位证书,自考本科圆满结束,恭喜毕业。领取学士学位证书的机会一年两次,一般在5月左右和11月左右,其具体时间根据主考院校来决定。

自学考试

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:

1、公共基础课: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。如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、《中国近代史纲要》、《英语(二)》、《政治经济学》等。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,但它是培养德、智、体-发展人才,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。

2、专业基础课: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。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,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,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。像工商企业管理(本)专业中的《管理学原理》和电子商务专业的《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》这类的,就属于基础课了。

3、专业课:同专业知识、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(简称专业课)。

4、选修课: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。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,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。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,自己挑着学。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。


实践性环节。

公共基础课、专业基础课、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:4:3或2:5:3 [15]

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,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。课程考试合格者,发给单科合格证书,并按规定计算学分,不及格者,可参加下一次该科目的考试。专科(基础科)一般为3—4年,本科一般为4—5年。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广告称的1年自考是夸大其词,并非国家承认的全国统一自学考试。

本页面由主体*机构用户*自行上传,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)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,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qq:16720809。
温馨提示: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! 热线电话:15880018730(微信同号)